查看詳情>>
營銷是門技術活兒!
最近一段時間,在各路大咖的演講年會和培訓咨詢公司的課程中,經常會聽到一些“大趨勢下的小趨勢”、“宏觀中的新微觀”、“回暖之年的新消費”等等類似的詞匯,這種“新”興詞匯的大面積出現折射出我國國民一個典型的社會現象——阿Q式生存,從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至今已久近百年時間,雖然是生在新時代下的年輕人,但著實感覺現代社會中安慰劑效應在我們這一代人中越發的流行。而這種“新”的安慰劑也越來越受人喜歡,它更像是一種精神鴉片,讓當代中國的青年企業家和青年打工者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或個人或組團滿世界的參加各類的培訓課程和培訓會議,感覺參加了這些課程馬上就能解決企業和個人的實際問題。筆者倒不是說學習不好,而是想說隨著某些專家所謂的資源紅利釋放殆盡、(假)金融產業全面崩塌、實體企業產能過剩、互聯網產業完全飽和等等信息,通過各種媒體(互聯網、自媒體、電視節目等)將這些說法不斷放大,去刺激這一代人的神經,于是這些企業家和打工者就開始像是一只只迷失的羔羊,都跟著說“2019來了,寒冬來了”,然后就會有更多的人去關注這些讓人倍感恐慌的新信息和新言論,其實,在這背后是一連串的“陷阱”和“騙局?”。
真正的專家被雪藏,偽專家、偽大師橫行,隨之而來便是滿世界的偽言論、偽信息、偽金融、偽模式、偽理論。然后我們的思想一直在被這些偽信息所左右,從而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不管你信或者不信,事實確實是這樣。何欣老師將會在以后的日子里從人性營銷的底層邏輯幫助您一點點分析這一系列偽專家和偽大師信息騙局背后的故事。
我一直是個喜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人,做過基層銷售、搞過銷售管理、設計過營銷模式,可以說在做銷售的這段時間里是挖空了心思去研究人性,去研究什么樣的營銷模式和銷售話術更容易讓消費者快速買單,而且還要買大單。其實,所有的商業模式也好、新零售也好、新營銷也罷,無非不是在以更貼近人性的方式去接近消費者而已。
? 我們需要懂得,無論世界再怎么變化,底層的人性邏輯不會變化;外在的環境如何變化,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商業模式、治理結構、市場營銷、管理體系等幾十個板塊的長期修煉不會變化;我們接觸的圈層如何變化、接受的信息如何變化,努力學習、腳踏實地的增長真本事,才會成功的法門不會變化。而真正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在眾多的偽寒冬、偽模式、偽信息中脫穎而出,成就真正的自我才能夠擁有美好的未來。